En

平民信息化 解决信息化“两效”问题

来源: 发布时间:2009 / 06 / 03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记者 张艳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在历经多年发展,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技术和应用积累,即将跨入“十二五”的关键时期,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下一步该往哪走?如何走下去?同时,信息化能够为处于危机中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提供哪些支撑?一道道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摒弃跟踪仿制 抓住机遇向信息化强国迈进

著名信息化专家、中科院软件所戴国忠曾说过,IT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原来的生产力支撑工具发展到创造力支撑工具。面对经济危机下的中国制造信息化,戴国忠向本刊记者阐述了自己对信息化未来的独到认识和深刻理解。

他认为,现在是我国IT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最好时机,新的IT革命将在中国发生,也就是说新的主流的应用软件将在中国诞生。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对信息技术的庞大需求,进而产生了信息化第一大国。在当今这个时代,中国企业的需求是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特点的。因此,我国必将成为未来IT应用需求最大的国家,但只有在符合我国国情的IT产业形成的时候,才是我国信息化最终完成的时候。

在计算机发展的历程中,每一次计算机革命都是由应用驱动的。从大型计算机的产生到PC机的出现,应用都是最主要的驱动力量。然而,如今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普适计算时代,“在这个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工具,不是少数人,也不是一部分专业人员,而是大众的工具,因此,这个时代应该有新的应用需求来驱动。”戴国忠坦言,在信息化建设中,现有的主流软件包括基础软件和主流的应用软件多数是西方软件,由于文化、历史等诸多原因,从本质上来讲这些软件还不太适合我国国情,无论是ERP,还是办公软件,他们的技术都是一二十年以前的技术,虽然此后不断有功能的扩充,但在管理思想、管理文化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能适应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然而,我们并不是信息化强国。

回顾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尽管我们已经经历了五个五年计划,也得到了国家的足够重视和巨额投入,在技术、人才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现在还没有进入到一个发展阶段,还处在学习阶段。衡量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现状,戴国忠总结为四个字:跟踪仿制。

例如ERP作为最大的应用软件,这二十几年来我国也开发出了一批ERP软件,这些ERP软件都是跟踪了国外的主流ERP软件来做的,但由于国外ERP软件是建筑在完全定量的基础之上,适合于大规模生产,随着市场供需发生变化,这种基于定量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如今,市场已经变为买方市场,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一些模糊的、不确定的、非精确的状况越来越多,这种完全基于定量的管理理念显然不能满足要求。虽然后来许多国外ERP在这方面做了些弥补,增加了一些功能,但是从根本上讲国外的ERP都是从MRP、MRPII发展而来,其核心依然是基于定量的。更重要的,中国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理念等诸多方面与国外不同,用纯定量的方式来管理是不现实的。因此ERP不能完全按照国外的方式来做,也因此,必须要摒弃这种跟踪仿制的技术路线,寻求自主创新。 

两效问题成顽疾  制造业信息化要走“亲民”路线

全球化带来的东西方经济、文化的融合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也正因如此,此次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受到了影响。其实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经济决策上的失误外,戴国忠认为制造业信息化本身也存在问题,金融危机一旦袭来,现有的信息技术很难支持企业抵御危机。

他介绍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一直以来存在“两效”问题。一个是效率,一个效益。企业实施信息化,短则三年,长则五年,效益的显现就更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其实信息化做完之后确实对企业管理带来很多益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的强度、规范了管理,但是根据我国企业的现实状况来看,信息化是不可能对企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当时在做CIMS项目时,我询问过一些企业老总,CIMS做完之后,哪一点对你而言是提高效益的?一般都说不出来。”一个企业花了少则几十万、几百万,多则上千万的投入来做信息化,做完以后企业一把手居然还不清楚它给企业带来了什么?

如何解决两效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信息系统的使用对象。对制造企业而言,要搞清楚使用对象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普通的操作人员,而不是计算机专家和专门的IT人员,从高层领导到底层操作人员,他们各自都有自己主要的工作任务,不可能全部时间用来操作计算机。

其次,要解决主体的问题。要弄清楚谁是实施信息化的主体。制造业信息化实施中,过去一直是以IT人员为主导,这在信息化实施前期是需要的,因为这些学校、研究所的老师们接受和学习新东西比较快,可以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带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去,但是他们不懂企业的管理和业务,这就造成了信息化和业务、信息化和管理的两张皮现象。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以前制造业信息化的状况,就是‘贵族信息化’,”戴国忠说,“现在我们要强调‘平民信息化’。”戴国忠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平民信息化的概念,他认为平民信息化是解决两效问题的一剂良药。

平民信息化首先解决信息采集的问题。现在的信息采集方式还很不方便,录入就是最先要解决的难题。例如要向计算机中录入中文,就要先学习五笔字型,但是学完以后如果几个月不用就又忘掉了。因此,需要一个方便的信息采集的方法来解决使用效率的问题;其次是对海量信息的处理问题。计算机计算以后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我们称之为海量信息,面对海量信息通常不能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是解决效益的问题。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就要寻求解决的办法。戴国忠提出了平民信息化的模型,包括两个方面:轻度信息化和深度信息化。轻度信息化能够解决信息方便的获取和充分的利用问题。戴国忠提倡自然用户界面,包括用手写,用嘴说;为了充分利用信息,利用互动可视化技术,能够将数字化的信息转化成符号化的信息,并且能够互动,方面人们对信息的利用。“很多东西变成数字化以后,虽然计算机处理起来很方便,但是人们看起来却很不方便。人们更适合于符号化的世界,而不是数字化的世界。”

深度信息化倡导将海量信息转化***能够理解、能够使用的语义信息,需要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现在所谓的企业智能BI,或者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就是解决如何将海量信息变成有益的知识。”

“平民信息化就是要在前端实现方便的信息采集,方便的使用,方便的后端信息加工。”戴国忠说。
 

三个“回归”支持创新

面对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制造业亟待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谈到信息化能够为自主创新提供哪些支撑,戴国忠语重心长地说,近几年关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讨论愈演愈烈,这句话说起来好听,做起来却很难,需要从观念上转变,并有新的IT技术支持。

他认为首先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要转变跟踪仿制的技术路线。“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跟踪仿制,在跟踪仿制这条路上我们的学费交得太多了,基于西方文化的传统的应用软件,例如ERP、办公软件、数据库等是否一定要再做?”他强调,我们要做的是跨越时空的主流应用软件,要结合当下网络化时代的特点,结合国情进行主流应用软件开发,这样做出来的软件终有一天能实现赶超。第二,要改变企业软件的主体行为。要改成以工业企业为主体。我们虽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态度过于流于形式,比如我们搞企业流动站等,但大都还是以学校、研究所为主导;第三,要改变技术驱动模式,改成应用驱动模式,实现以人为本的计算,即人本计算。

其次,要分析未来信息化用户的特点,那就是平民化。在平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要支持创新,必须做到三个回归。一是回归大众。计算机的发展呈倒金字塔模式,最早是少部分人的专利,逐渐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现在慢慢地走向大众。但是我们这么多年信息化的路子是违背了面向大众的原则的。在我国不但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通过强化培训学习才能掌握,而且信息技术跟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业务是分离的。“比如我要用计算机,必须学会敲键盘,用鼠标,对于专业人士来讲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对于大量的一线工人,上层管理人员来说,是不现实的。”二是回归自然。信息化之所会出现两张皮,就是因为很多时候,在企业中,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按照数字化这条线来操作,符号化(纸张)这条线还要存在。这就涉及到符号世界跟数字化世界的融合。计算机出现以前,我们是符号世界,由纸张来完成工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信息化以后我们提倡不要这些东西(纸张),实际上我们还是需要的。第三,回归汉字文化。中国企业的创新肯定是要建筑在汉字文化上的,信息化应适应汉字文化,而不是使汉字文化嬗变。

要实现平民信息化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戴国忠告诉记者,第一是使能技术,包括方便信息采集的新型传感器、自然人机交互技术、智能用户界面、互动可视化技术等,解决普通人都能使用计算机的问题;第二是平民化设计技术,提供设计草图的技术,为概念设计提供技术支持;第三是平民化的企业管理技术,包括能够适应我国国情的新的ERP软件等;第四是业务流程管理BPM,包括业务流程的模型定义,业务流程的分析,业务流程的开发,业务流程咨询等。 

这次采访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戴国忠老师对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谈话中戴国忠多次强调,只有在符合我国国情的IT产业形成的时候,才是我国信息化完成的时候,而IT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一定要摒弃原来的跟踪仿制的技术路线,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基于我国企业的现实需求,以创新的思维和理念,真正实现我国信息化强国之梦。

采访中记者发现,戴国忠所讲的“跟踪仿制”观点和安世亚太田锋副总裁所提出的真正的软件企业“自主研发”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田锋认为,编写能从国外买得来的软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因为国外企业最有价值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所以真正的自主研发,是去开发那些买不来的、即使开发出来了我们也不愿意卖出去的核心技术。为此,安世亚太放开软件开发这件事情本身,退回到用户的最原始需求,和用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方法学出发考虑问题,提出了精益研发方法学,并在此方法学的指导下开发出了精益研发平台PERA。可以说目前“精益研发”在业界的讨论声此起彼伏,而精益研发的提出似乎也贴合了戴国忠老师认为的最新的应用软件应该产生在中国,是结合中国企业实际需求产生的国人自己的软件。

那么戴国忠对精益研发的理解是怎样的?精益研发又能否成为当下引领中国IT产业的新的应用软件?

您如何理解精益研发?您认为精益研发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内容?

戴国忠:对于精益研发我研究不多,但是我的认识跟安世亚太是一样的,并不是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学,而是将好的理论、好的方法学变成实践。设计方法有很多种,我国之前也提出了很多设计理论,像合理化工程、并行工程等,但是一个好的设计模式或者设计理念出来以后,如何让它变成一个有效的实践,中间要有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提供了这种可能性,把一个好的理论,一个方法学变成实践,那么精益研发就是要做这件事情。而安世亚太的精益研发平台PERA让设计方法学理念落地了,这件事本身是件好事,但是一定要有实践来检验,目前还不清楚他们在多少企业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使多少企业真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个过程还不太清楚,这是需要验证的。

安世亚太的精益研发平台是否完全体现了精益思想?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戴国忠:精益研发平台包含了五个大的技术,仿真分析、创新设计、质量设计、知识工程和多学科优化,很显然这五项技术对企业创新来讲都是很重要的,能够同时支持这五项技术,就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和工具。

然而,我认为要更好地实现精益研发,还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安世亚太分析了精益研发和精益生产之间的差别,但二者也应该是有联系的,所以能不能把精益研发和精益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其次,研发过程中大部分对象都是从事脑力劳动的,而且是从事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研发人员,他们在从事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时候,如何正确、及时、高效地进行思维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利用是很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应用软件实际上是不利于创新的,只能提高效率,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是扼杀创新的。因此,一定要根据研发人员一天里超过70%的时间在思考,低于30%的时间在进行计算机操作这一特点,开发出新颖的、可以交互的界面,同时,要重视研发过程中的协同,在此基础上要能够提供一套科学的思维采集和管理的工具。

世亚太提出的精益研发方法学,系统归纳和提炼了现代企业产品研发过程的各个要素,形成一套企业可以遵从的研发流程和法则,您认为这个理念对企业创新能够起到哪些作用?

戴国忠:精益研发方法学的“4×4法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管理的思想。但是,知识有两大类,一类是人脑中的知识,一类是计算信息中隐含的知识,也就是隐式知识。“4×4法则”仅仅解决了人脑中的知识的采集,通过这个法则形式化出来,变成可操作的数据。但是做为一个研发系统,应该支持计算知识库的建立和维护,这样才可能把这两类知识——人脑中的知识和计算信息中隐含的知识集成起来,构成研发信息化的过程。

要实现企业创新,就是要实现知识创新,在知识创新里,应该包含三个技术,知识采集、知识加工和知识利用。因此,精益研发要注重知识创新,特别是对隐式知识的采集、加工和利用,只有把这三个统一进行设计,才能真正帮助企业实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