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帮助客户用出效益

来源: 发布时间:2009 / 10 / 30

——专访安世亚太仿真事业部总经理雷先华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记者 张艳

正是因为工业和工程领域永无止境的需求,才使得CAE技术的发展从学术领域迅速进入工程应用领域并在70年代初开始了商业化发展进程。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速度的不断提高,CAE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的工程分析计算问题的有效途径,现在从汽车到航天飞机几乎所有的设计制造都已离不开CAE。


雷先华:安世亚太仿真事业部总经理

曾任安世亚太成都分公司技术经理、西部大区技术总监。负责所有仿真产品的市场开拓、销售支持及技术服务工作。


螺旋式发展

对于目前的CAE技术发展,安世亚太公司仿真事业部总经理雷先华认为已经基本达到满足中国企业的需求。但客户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当客户的多学科仿真、易用性等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又会提出新的需求。譬如需要管理整个仿真价值链的流程和数据,而要实现对仿真数据和流程管理,企业往往又会提出很多个性化的咨询服务需求。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CAE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从服务到产品,然后再回到服务。而针对咨询服务肯定会衍生出现新的产品,乃至新的解决方案。因此,要想真正满足中国企业的理性需求,作为CAE供应商,不仅要提供优秀的CAE解决方案,还要提供完善的服务咨询,帮助客户把CAE工具用好,用出效益,这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可能持久。”雷先华告诉记者。

如何用出高效益

他认为,对整个中国而言,CAE应用现状应该说是不尽人意的,这主要是由于时间短、底子薄、研发投入不够、高端人才匮乏等各种原因造成。CAE市场在中国呈加速发展的势头差不多在2000年左右才开始启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确实勉为其难。把CAE“用出高效益”相信是所有研发型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点,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但雷先华强调,主要有这么三个方面:重视人才的长期培养和稳定、选择稳定而优秀的供应商(也是合作伙伴,不要单纯的看成商业买卖关系)、重视经验积累和技术规范化工作(不要低水平重复)。

另外,大部分企业在应用CAE的过程中,往往在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才用这个工具。有些企业好一点,会在产品实验之前,进行仿真计算,对产品进行校核。事实上,在产品研发的流程中,仿真技术用得越早,对产品创新的效益越大,作用越明显。因此,我们总是推荐企业在概念设计阶段就开始使用仿真技术。

总之,雷先华认为关键的问题还是企业对CAE或者自主研发重视程度以及投入不够,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非常乐观的认为这些困难会随着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设计”的转变而变化。

理解并重视CAE的作用

“我们希望大家都能来很好的理解和重视CAE在产品研发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里,CAE已经作为产品研发设计与制造流程中不可逾越的一种强制性的工艺规范加以实施,在生产实践作为必备工具普遍应用。”雷先华强调,绝大多数的产品设计都必须经过多方面的CAE仿真分析,否则不能通过相关行业的设计审查,更谈不上试制和投入生产。

尤其,作为CAE软件供应商要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为用户提供最合适的CAE产品、践行客户化服务、通过自主研发适应中国特色的CAE应用之路等几个方面来协助企业深化CAE应用。“我们非常愿意与企业一同探讨CAE体系建立的模式,将我们所看到的、或所感悟到的别人的好的做法、好的思路与广大用户一同分享,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雷先华说。

技术发展要满足大众化普及需求

为了满足现在CAE应用大众化普及的需求,雷先华认为,CAE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易用性,让客户能很快“用好”。原来的CAE系统基本上是专家使用,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才能达到“用好”的目标,现在的CAE系统则开始从使用界面、智能化技术等方面大做文章,让一般使用者很快就能上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是大规模并行计算。由于计算机计算规模不够,以前的CAE分析通常都是把整机系统拆散成零部件来进行分析,而现在则开始了“傻算”的时代,这源于CAE软件逐步提升的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装配界面(接触)分析能力、以及大规模网格处理能力(能到上亿甚至上十亿网格规模),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能力发展日新月异,现在需要1周才能完成的整驾飞机流场分析,今后也许就是几分钟的事情。

三是采用耦合技术模拟真实世界。真实世界中的物体都是处在多物理场环境下、或具有多种物理特性,我们常说的“声光机电一体化”、“流致振动”、“热疲劳失效”等问题和现象,无不体现这种多物理场耦合特性。以往的CAE软件通常都是在单一学科领域发展,而现在向多学科领域发展则成为大家都在瞄准的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