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管理不是目的 面向创新的品质才是企业研发的核心诉求

来源: 发布时间:2009 / 10 / 22

当前国家对创新高度重视,以至于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层面,制定了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的国家发展战略。

针对目前国内企业研发现状,研发层面值得关注如下问题:

(一)在制造业各领域,目前中国企业的共性是研发团队多为新老结合,中青年工程师挑大梁。中青年工程师乐于接受新事物,有很强的自学习能力。针对在自己研发创新工作中的需求,普遍有着客观深入的认识。

(二)除了共性,各企业的差异性也同时存在。不同企业自身的研发条件各不相同,参差不齐。各自IT研发工具种类繁多,企业多年积累下来的研发架构、流程都不尽相同。如果用一款刚性的研发平台产品包打天下,一定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产品研发平台的建设不等于科学研究,不是采用最先进最尖端的技术就是最好的,而是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满足企业最终应用需求为根本目标。在为企业解决精益研发问题时,就角色而言,定位应为‘开处方的医生’,针对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搭建适合企业自身的研发创新平台。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首先为企业把脉、诊断,然后才是对症下药。

当前在企业产品创新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中以PDM为绝对主导。为什么企业研发部门仍需要 “精益研发平台”?经过长期和企业的研发部门打交道,对企业的需求深入认识后得知,企业针对其核心竞争力环节的研发,在信息化建设上,有着各种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我们要做的首先是整理显性的同时,挖掘隐性的,将它们统一归纳成客户真正的核心需求。

目前如此之多的国内企业非常关注如何做好自主研发,都在认真考虑如何做好,或做得更好。PERA就是为这个市场服务的,是作为商业化运作公司推出的面向精益研发的先进平台化IT产品。

作为面向企业的高端研发平台,可从四个方面总结其特点:
首先,PERA是精益研发理念和精益研发思想的载体,PERA之魂就是精益研发。
其次,PERA是为企业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从市场需求的源头出发,综合考虑产品的性能指标、研发流程、研发工具、研发数据以及研发知识。
第三,为准确,高效地完成产品研发任务,需要各个层面的协同,包括人的协同、工具协同、流程协同以及数据协同,保证研发数据的有效性、可追溯性及重用性。
第四,可持续创新需要的知识工程,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PERA注重专家经验、企业知识的积累及重用,基于PERA构建企业的知识工程,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PERA平台在企业的应用价值到底如何?可以PERA在中国航空自主研发领域的一个成功实施案例进行说明。航空领域某著名研究所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要实施研发信息化平台。该研究所研发的飞行器是高精尖的产品,涉及到多个专业、多个系统以及多家协作单位。安世亚太提供的精益研发平台要成为全所范围内的专业互通、信息共享的研发系统,研究所的核心预期即“全面覆盖”。一期项目实施正是在此诉求下完成的。在一期项目中,PERA提供了面向航空飞机综合设计需求的柔性平台框架,实现飞机研发的流程管理、数据管理、工具集成以及知识管理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部分专业子平台和专业应用系统。从一期项目交付上线,并使用验证,客户反映效果完全达到预期,对平台实施结果非常满意!在一期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后续的二期、三期项目也按计划陆续开展。

企业除了产品型号的研发,还有一系列的预研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通常谈及企业的工程信息化平台,基本上都是谈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各种相关工程技术细节问题、管理产品型号研发相关的资源以及快速的进行产品型号研发等,忽视对产品预研阶段的支撑。如何在预研阶段帮助研发人员,这是目前研发支撑的薄弱环节。PERA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平台,它能将企业自身技术知识沉淀,与时下各种公开的先进技术信息一起,为设计者在项目预研阶段快速提供、筛选相关技术信息与数据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而平台上对各种技术信息的管理不是最终目的,面向产品创新的知识工程才是它的核心效能。

展望产品研发大方向的发展趋势:企业要关注研发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包括产品研发前期的一系列预研、创新活动,包括具体型号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PERA是面向企业研发全生命周期的精益化研发平台,在产品开发前期,可以对企业预研阶段及各类创新活动进行支撑;在产品型号研制过程中,一方面使前期研究成果得以应用,另一方面在产品型号研发过程中融入了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融入了企业对协同的需求,实现了研发过程的规范化、研发数据的可追溯性,保证了研发产品的质量。